究竟什么原因导致猪出现皮下出血点?与这6种猪病有关!
在养猪生产中经常见到各个阶段的猪发病后皮肤出现大量甚至是全身性出血点,多见于猪的颈部、背部和腹下、股内侧、腋内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猪出现这些皮下出血点呢?
一、霉菌毒素中毒
霉菌毒素中毒具有慢性中毒的特点!
能直接引起皮肤出血的霉菌毒素主要是黑葡萄穗霉毒素。在无毛或少毛皮肤部位出现出血点。临床另一种常见的皮肤出血发生在种猪,尤其是经产母猪与大龄公猪,在其颈背部出现沿背中线分布的大量出血点,时间稍长成为密布的针头大黑点,但是患猪食欲、体温正常。人们常常误认是附红细胞体病,须仔细鉴别。
霉菌毒素导致保育猪急性脊髓炎(背部皮肤对称性出血点)
霉菌毒素的防制措施:把好饲料关,合理使用脱霉剂,修复受损的免疫系统。
二、过敏反应
过敏原会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湿疹、等皮肤表层组织炎症反应,当炎症侵害到皮肤深层组织,多发生耳根、下腹部、背部、四肢内侧等皮肤处,此时皮肤出现红肿发炎,其后发生米粒至豌豆大的扁平红色丘疹症状。
三、猪附红细胞体病
猪附红细胞体只感染家养猪,不感染野猪。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易感,但以仔猪和母猪多见。慢性附红细胞体病猪表现为消瘦、苍白,有的出现荨麻疹型或病斑型变态反应,一般在腹部皮下可见出血点。
防治:
1、注射用三氮脒,3-5mg/kg体重,肌肉注射。病重猪群除用注射用三氮脒外,同时肌注长效土霉素。严重贫血的猪群补充补铁合剂、VB12、VC等,疗效明显。
2、预防:在该病流行季节可在饲料中添加附抗或土霉素等,可有效预防本病发生。
四、猪瘟
急性猪瘟主要呈现败血症变化,有诊断价值的变化之一就是皮肤或皮下有出血点。猪腹下、四肢内侧、臀部等处出现红色的,指压不褪色的点状出血点或红斑。
猪瘟防治:病毒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靠疫苗防疫。严格执行免疫程序,适时进行抗体检测,凡监测抗体不合格的猪,需及时补免。
五、伪狂犬
耳部、腹壁下等多处皮下毛细血管可见点状出血。
伪狂犬防治:病毒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靠疫苗防疫。严格执行免疫程序,适时进行抗体检测,凡监测抗体不合格的猪,需及时补免。本病常与传染性胸膜肺炎、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细菌并发或继发感染,需要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并发或继发感染。
六、猪链球菌病
急性败血型病猪临床症状上耳、胸、腹下部和四肢内侧皮肤有一定数量的出血点,皮下组织广泛出血。
精神沉郁,共济失调,昏睡,全身皮肤广泛性出血,潮红
腹下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
治疗措施:选择抗猪链球菌感染最有效的抗菌药物时必须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细菌的敏感性、感染类型和给药途径。其中猪链球菌对青霉素和阿莫西林的敏感性较高。另外,氨苄西林、头孢噻呋、泰妙菌素和甲氧苄啶磺胺复合物对治疗猪链球菌也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下一篇:猪副嗜血杆菌病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 秋天养猪的注意事项
- 控制这两大疾病,可以快速降低母猪异常淘汰比例?
- 猪瘟免疫的关键点控制,“十要”与“十不要”!
- 发病率较高,养猪过程中猪肠道菌性乳房炎如何防治?
- 猪耳朵肿大勿乱治,找准病因是关键
- 母猪产后身体发热怎么办
- 春季牛容易得的疾病有哪些?养殖户应该如何预防?
- 羊日射病与热射病是啥病?有何症状?羊得了怎么办?
- 春季气温多变,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引发牛的多种疾病,现将几种春季牛容易得的疾病有哪些?养殖户应该如何预防?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春季牛容易得的疾病有哪些? 一、流行性感冒 精神沉郁、时有流泪、鼻流清涕、食欲减退乃至废绝,少见甚至不见反刍,体温有时高达41℃以上。 二、瘤胃鼓气 反刍停止,拱背,头常弯至腹部,腹部迅速膨大,左边尤为显著,呼吸困难,以至出现张口伸舌状态,急性的有发汗、惊恐、不安等症状,重病的行走摇晃或突然倒地死亡。 三、瘤胃积食 患畜停止采食,反刍减弱或停止,瘤胃蠕动减弱,通常排少量软粪或稀粪,严重者粪内附有血液和黏液。拱背弯腰,腹部膨大。后期,呼吸急迫,脉搏加快,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 四、牛体表寄生虫病 患牛被毛部分脱落或全部脱落,患部与健康部分界线明显,边缘有细小颗粒状小结,形成痂皮。 五、犊牛腹泻 犊牛腹泻有感染性腹泻及消化不良两种,发病初期的犊牛只是排黄白色、粥样及带臭味的粪便,随后体温可能会达到41℃左右、每分钟呼吸60~110次、脉搏100~120次、喜欢卧着、肺部听诊可能会出现干性锣音、水样或者是胶冻样粪便,恶臭且带血块和血丝等,到发病后期,病牛皮肤缺乏弹性、眼球下陷,之后可能会脱水死亡。 六、犊牛肺炎 呼吸道疾病是犊牛高发的疾病,病因复杂,随着病程的进展,引发肺炎,可导致犊牛呼吸困难,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甚至废绝,身体逐渐消瘦,抵抗力下降。有时继发细菌感染,引起消化道疾病,出现腹泻等症状,进一步加重病情。及时发现病牛犊牛肺炎会导致肺部组织受损,呼吸困难,若不能及时治疗,肺泡被纤维化,丧失气体交换功能。即使治好了,也严重影响随后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引起大量死亡。早发现、早治疗。每天必须至少巡视2次犊牛舍,特别是“落群”的牛犊,要单独进行诊断,及时发现病牛。 七、牛拉稀 1、中毒性拉稀牛饲喂过酸的青贮料、酒糟,易引起瘤胃酸中毒。病牛精神沉郁,结膜呈淡红色,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目光呆滞,步态蹒跚,后肢踢腹。严重者卧地不起,磨牙呻吟,肌肉颤抖,呈昏迷以至虚脱状。初期排灰色稀粪,继而转为绿色泡沫状水泻,如不及时治疗会便血死亡。 2、草食性拉稀牛采食过多刚萌芽的嫩草或青料,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而引起下泻,粪便稀薄呈青绿色,病牛精神、食欲良好,体温正常。 3、过劳性拉稀耕牛整日卧地,疲惫乏力,食欲减少或废绝,长期持续拉稀,粪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但体温不升高。 养殖户应该如何预防? 一、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牛体抵抗力; 二、要做好重大疫病的防疫,及时、科学接种疫苗; 三、要保持卫生,定期做好驱虫和消毒工作,预防外来疫病侵入。
- 新生仔猪莫名其妙就死了?这5个原因是关键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