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防控关键点?人、车、还是猪本身更为关键?
生物安全区无疑是防控非瘟的最为有效手段,而生物安全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大部分猪场短时间内无法一蹴而就,不同猪场、不同季节、疫病流行的不同阶段的防控重点是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针对猪场来说非瘟防控的关键点是不一样的。在防非复产的道路上,我们应该要懂得因时而变,清楚当前防控的关键点,在首先做好关键点的基础上,然后不遗余力的完善其它生物安全工作。
生物安全关键点取决于两个方面
生物安全关键点取决于两个方面,即这一关键点可能一次传入猪场或与猪接触的病毒载量:比如接触外界卖猪车,比如接触病死猪;而另一方面取决于这一关键点可能会与猪接触的频率:比如多次从外界购买物品比单次从外面购买物品肯定风险更高。
我们以举例卖猪说明综合说明这一问题,如果单次卖猪占存在80%的ASF传播风险,如果某猪场全年卖猪5次,则该猪场全年卖猪的综合风险为P=1-(1-0.8)5=99.97%。实践中我们均可以以这一公式或者概念去考量自身猪场的生物安全点,逐一排序,综合风险最高的生物安全点着手,逐一完成其它生物安全关键点。
现阶段防非复产最为关键点——猪
非瘟进入我们国家已将近两年以来,外界传入风险包括人员流、动物流、车辆流、物品流、生物流,即简单地称为人车物料猪,那么非瘟在我国流行到现阶段,到底最为关键呢?按照风险评估公式,以往在我们国家,由于以往生猪屠宰运输相对不规范,车辆是最大传播源,携带病毒载量最高,是做好非瘟防控的第一关键点;人是病原的间接传播者,人与物、人与猪接触最为密切频率最高,同时还是生物安全的执行者,也是生物安全重要关键点……
非瘟进入我国两年多后猪群群体免疫学基础发生了明显改变!在防非复产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非瘟临床表现正由最初的最急型和急性型向亚急性型、慢性型和无症状感染型转变,这类症状的发病猪占比逐渐上升!加之白瓶苗滥用导致疫苗毒的大范围扩散,同时当前检测技术的局限性,无论是唾液检测、咽拭子检测、活体淋巴取样检测,加之取样误差、送检过程及检测过程的误差以及检测的延时性,无症状感染、或处于潜伏期的猪只极易混杂在健康猪中,当猪只流动,如引种、非清群式复产、拔牙过程中极易漏检(类似人类新冠的无症状感染者),而这类猪相对来说是脆弱的,一旦环境变化、应激即会表现临床症状,病毒在其体内迅速复制,排毒,继而造成猪场大面积感染发病。因此我们认为做好这类猪的管理才是当前防非复产的最为关键点。
首先对于猪场引种,我们要延长引种隔离时间,正常的引种隔离时间取决于疾病潜伏期、发现至确诊的时间,所以猪场当前引种隔离时间至少要控制在两个非瘟潜伏期以上大于42天,另外强化检测,除了做非病原检测外,还应做非瘟抗体检测,只有抗原抗体双阴猪才能进入繁殖群。
另外对于非瘟复养场来说,一方面为避免这类猪出现发病排毒,在某些关键节点比如发情、配种、断奶、转群、免疫,以及天气陡变时,使用康之源持续激发内源性干扰素维持猪群整体健康,另一方面避免这类猪在本场散毒,应积极做好场内生物安全,比如做好有害生物蚊蝇、老鼠的防控,工具专栋专栏专用,人员进出猪舍洗手踩踏消毒……
与此同时,我们不可孤立看待非瘟,正如非瘟前我们不可孤立看待蓝耳一样,做好其它疾病的防控,因为其它多种疾病如蓝耳、流感、丹毒、猪瘟、传染性胸膜肺炎、沙门氏菌……等,均会造成我们对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困难,所以在做好生物安全基础上,做好基础免疫,同时根据疾病的季节性流行特点积极防控。
小 结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非瘟对我国养猪业造成极大影响,进入我国后也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比如现今慢性型与无症状感染型比例的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对这类猪的管理就会是我们当前在防非复产过程中关键点、也是难点。
下一篇:猪附红细胞体与流感混合感染诊治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 判断猪是否生病?养猪人可以参考这几点
- 春季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高发季节,猪场该如何重点防控?
- 猪场应激伤不起!解决猪应激的办法有哪些?
- 养羊中常遇到的几种母羊不受孕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 猪轮状病毒病有什么临床症状?防控措施有哪些?
- 猪病久治不愈?多数养猪人容易犯这些错误!
- 秋季猪病多发,如何通过外在特征来判断猪的身体健康状况
- 春季气温多变,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引发牛的多种疾病,现将几种春季牛容易得的疾病有哪些?养殖户应该如何预防?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春季牛容易得的疾病有哪些? 一、流行性感冒 精神沉郁、时有流泪、鼻流清涕、食欲减退乃至废绝,少见甚至不见反刍,体温有时高达41℃以上。 二、瘤胃鼓气 反刍停止,拱背,头常弯至腹部,腹部迅速膨大,左边尤为显著,呼吸困难,以至出现张口伸舌状态,急性的有发汗、惊恐、不安等症状,重病的行走摇晃或突然倒地死亡。 三、瘤胃积食 患畜停止采食,反刍减弱或停止,瘤胃蠕动减弱,通常排少量软粪或稀粪,严重者粪内附有血液和黏液。拱背弯腰,腹部膨大。后期,呼吸急迫,脉搏加快,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 四、牛体表寄生虫病 患牛被毛部分脱落或全部脱落,患部与健康部分界线明显,边缘有细小颗粒状小结,形成痂皮。 五、犊牛腹泻 犊牛腹泻有感染性腹泻及消化不良两种,发病初期的犊牛只是排黄白色、粥样及带臭味的粪便,随后体温可能会达到41℃左右、每分钟呼吸60~110次、脉搏100~120次、喜欢卧着、肺部听诊可能会出现干性锣音、水样或者是胶冻样粪便,恶臭且带血块和血丝等,到发病后期,病牛皮肤缺乏弹性、眼球下陷,之后可能会脱水死亡。 六、犊牛肺炎 呼吸道疾病是犊牛高发的疾病,病因复杂,随着病程的进展,引发肺炎,可导致犊牛呼吸困难,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甚至废绝,身体逐渐消瘦,抵抗力下降。有时继发细菌感染,引起消化道疾病,出现腹泻等症状,进一步加重病情。及时发现病牛犊牛肺炎会导致肺部组织受损,呼吸困难,若不能及时治疗,肺泡被纤维化,丧失气体交换功能。即使治好了,也严重影响随后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引起大量死亡。早发现、早治疗。每天必须至少巡视2次犊牛舍,特别是“落群”的牛犊,要单独进行诊断,及时发现病牛。 七、牛拉稀 1、中毒性拉稀牛饲喂过酸的青贮料、酒糟,易引起瘤胃酸中毒。病牛精神沉郁,结膜呈淡红色,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目光呆滞,步态蹒跚,后肢踢腹。严重者卧地不起,磨牙呻吟,肌肉颤抖,呈昏迷以至虚脱状。初期排灰色稀粪,继而转为绿色泡沫状水泻,如不及时治疗会便血死亡。 2、草食性拉稀牛采食过多刚萌芽的嫩草或青料,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而引起下泻,粪便稀薄呈青绿色,病牛精神、食欲良好,体温正常。 3、过劳性拉稀耕牛整日卧地,疲惫乏力,食欲减少或废绝,长期持续拉稀,粪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但体温不升高。 养殖户应该如何预防? 一、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牛体抵抗力; 二、要做好重大疫病的防疫,及时、科学接种疫苗; 三、要保持卫生,定期做好驱虫和消毒工作,预防外来疫病侵入。
- 常见呼吸道疾病4步鉴别诊断法
- 猪咳喘——你预防治疗用对方法了吗?
关注我们
